【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一)】“贵州绿茶”那“看不见”的绿-yabo亚博88

yabo亚博88-yb体育app官网  ››  茶区动态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一)】“贵州绿茶”那“看不见”的绿

2022-04-27 09:54:14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作者:王 贵

开栏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茶区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茶在脱贫攻坚战中建功立业,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呈现出新变化、新成绩。为展现茶产业新时代的新气象、新征程的新作为,本报特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茶行业十年看变化》专栏,对助农增收、产业振兴的典型经验进行报道。

茶园里欢歌笑语。 资料图

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有一段剧情令人印象深刻。省长与工人师傅结成了儿女亲家,两亲家的一次礼尚往来,选的礼物便是贵州的绿茶。这个故事也让观众记住了“贵州绿茶”的好。剧情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那时的“贵州绿茶”还鲜为人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贵州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跃繁荣,茶界发生了一件大事。2017年1月10日,农业农村部向贵州颁授了“贵州绿茶”地理标志证书,将一个省域生产的绿茶全覆盖地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尚属首例。证书确认了“贵州绿茶”产自“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地区,确认了“贵州绿茶”的生产加工标准,确认了“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品质特征。贵州开启了新的扩“绿”运动,“干净黔茶 全球共享”的时代洪钟就此撞响。这钟声犹如高亢嘹亮、悠扬婉转的苗岭飞歌,在高山之巅盘旋放飞,随山涧溪流百折不回地汇入江河,一刻不停地奔向大海。

2021年,贵州省茶园面积达700万亩,总产量46.99万吨,总产值570.95亿元人民币,出口8321.9吨,创汇近3亿美元,贸易遍及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巴基斯坦等欧美、东南亚30多个国家和地区。“贵州绿茶”这艘巨型绿色航母,凭借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春风,正开足马力,加速远航。

如果说绿色象征着生机勃发、生命健康、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那么“贵州绿茶”的绿就不单是光谱决定的绿、工艺做就的绿,而是生态环保的绿、护卫健康的绿,是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绿,是那种来自于基因、吐纳于清新空气、汲取自洁净水土、输送于茎干枝脉、充盈于叶芽细胞之中,那种彻底深邃的绿。这种绿,晶莹剔透,经得起最精密的仪器检验,经得起道德良心的拷问,经得起品鉴者挑剔的眼光。

“贵州绿茶”那“看不见”的绿,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与恩赐。

在贵州山清水秀的大美生态环境之中,矗立着一座茶叶三阶绿色金字塔。第一阶是孑立于塔尖、出土于贵州晴隆县的距今164万年、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四球茶籽”化石。第二阶是丰绕于塔腰,星罗棋布于贵州高山密林之中,经千百万年淘汰竞争幸存下来的百万棵古茶树。第三阶是700万亩生态茶园铺就的雄厚底座。贵州茶叶这座绿色金字塔是人民的金山银山,是传承坚韧生命种性、生生不息的茶种质基因库。“贵州绿茶”那“看不见”的绿,就发源于这里。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正武,历数十年寒暑,收集保存3000多份茶树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精心培育出黔茶系列品种。该品种加工的茶品兼有高香浓郁、清甜回甘的风味。由于契合了适地适树的规律,黔茶系列品种在贵州生长树势健硕旺盛、叶片肥润、芽头饱满、产量高、品质佳、病虫害发生少而轻,深得广大茶农和消费者的喜爱。

在气象万千的变幻中,贵州茶叶始终牢牢地握有一张四元同聚紫金王牌。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是产好茶的三要素。有其一谓之“黄铜级”,有其二谓之“白银级”,有其三则谓之“黄金级”。贵州茶区三元及第,无疑是铁定的茶叶黄金产区,又因为有了源自贵州地域茶树基因的黔茶系列优良品种的加持,贵州茶叶当享紫金爵位。“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好品种”四元同聚,就是贵州茶叶的紫金王牌。三阶金字塔、四元紫金王牌为“贵州绿茶”这艘巨型绿色航母充沛着雄横万里的底气。

天,给了贵州少阳多雨重雾的气候;地,给了贵州山上有山、洞中有洞、川下有川的奇特地貌。同时,也给了贵州丰富的矿藏、水能和动植物的繁盛,给了贵州秀美雄奇的山川,给了这里贵山贵水出贵茶的福气。世界茶的源头在中国,中国茶的源头在贵州。贵州作为中国绿茶最为适宜且最大规模的产区,荣列中国茶产业第一方阵。“贵州绿茶”已然成为贵州一张亮丽的名片,数以百万计的茶区百姓因茶脱贫、因茶致富,贵州的山也因为有了浓郁的茶韵更显妩媚多姿。

“贵州绿茶”那“看不见”的绿,来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传承和坚守。

贵州茶区,正在推广“林茶相间种养循环”这一具有贵州特色的茶叶生产种植模式。林茶相间避免了阳光对茶叶的直接照射,避免了重霜浓雾对茶叶的直接浸害,既保持了贵州茶青持久的嫩度,又丰富了茶青的干物质积累。种养循环,就是种茶的农民配套养殖家禽家畜,用沼气发酵、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畜禽粪肥,生产再生能源的同时还提供优质有机肥。有机肥的长期施用,培肥了地力,活化了土壤,促进了茶树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增强了茶树的体质和抗逆能力,提高了茶叶的品质。散布在远离尘嚣的青山秀水之间的贵州茶园,阳光下的叶面泛着油润润的光泽,足底下的土壤疏松如棉,发出滋滋的声响。茶农们固本培元,孕育出“贵州绿茶”优秀的底色。

“贵州绿茶”那“看不见”的绿,是生态平衡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的结晶。

为了解决茶园病虫草害的防治问题,贵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挂帅组建的贵州茶业绿色防控团队提出“生态为根、农艺为本、防治为辅、生防为先”的绿色防控策略,研发出“以草抑草”“以虫治虫”“以菌克菌”“以菌抗虫”的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推广,大大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以草抑草,覆草为肥,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的通透性,节减了肥料的投入,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贵州绿茶”那“看不见”的绿,是诚实厚道的贵州人良善与智慧的结果。

10年前,贵州的茶农茶企就达成了“宁要草不要草甘膦”的共识,农业农村部门先后公告了128种禁止进入茶园的农药。为贯彻禁令,当地茶叶主管部门、茶农、茶企形成了茶叶安全网络联盟,紧紧依靠茶农茶企的自觉自律,辅之以相互监督和茶叶安全巡逻巡查,保证了禁令的执行。与此同时,为了方便群众生产,在贵州茶业绿色防控团队的指导下,茶区建起了茶园投入品绿色专柜,专卖符合安全要求的农药、肥料、器械,并对茶农茶企进行实地培训。疏堵结合的方法,卓有成效地维护了贵州茶园生产的安全。“贵州绿茶”那“看不见”的绿,是茶农茶企顺应人们美好生活愿望,谋求自身生存发展的良善智慧的结果。

“贵州绿茶”那“看不见”的绿,是贵州各级党政组织倾心护航的成果。

贵州省700万亩的茶园,要打造成安全健康的绿色航母,单凭茶区分散的一家一户一企一厂是难以做到的。贵州省茶领导小组一手抓战略制定,规范确立、政策支撑;一手抓组织协调,品牌推介。市县乡重抓规范落实,标准落地,政策实施。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共同发力,促进了贵州茶产业健康发展。在市场上,采取主推“贵州绿茶”区域公用品牌,巩固壮大沿海市场,开拓西北华北东北市场,布局海外市场的策略,每年元旦的贵州早茶第一采活动为千里冰封的辽阔北国送上了绿色的祝福。连续14年举办茶博会,茶专家、茶商人、茶企业、茶文化人士云集贵州共议茶事,助力贵州茶产业发展。在生产上,主推绿色防控技术、茶叶专用肥施用、黔茶品种系列种植三大行动,还培训推广“双手采茶”技能,提升清洁化加工水平,“贵州绿茶”品质越来越好。在文化上主推“贵州冲泡”、举行斗茶赛,不断扩大“贵州绿茶”影响力。“贵州绿茶”声名鹊起。

“贵州绿茶”那“看不见”的绿,是大自然的赐予与人民的辛勤劳作完美结合的产物。“贵州绿茶”那“看不见”的绿,是贵州茶产业的灵魂。这灵魂,扎根在茶农的心坎上,驻扎在绿茶、红茶、黑茶各个茶类之中。

贵州茶叶这张紫金王牌,要成长为国内国际驰名品牌,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贵州茶产业尤其需要扬生态优先之长、补加工营销之短。未来贵州茶产业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品牌引领、市场主体培育和加工技术升级,精心为巨型绿色航母装配先进的舰载机、绿色巡航舰,以更强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视野深耕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用贵州的绿水青山换回老百姓共富路上的金山银山。

(作者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