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调研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原阳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省联社、市农信办年度工作部署,坚守三农定位,创新支农举措,用实际行动践行农商银行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责任和担当。截止2019年11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31.44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23.32%,其中涉农贷款30.19亿元,占比为96.02%。
一是聚焦农村农民,推进“绿色农业”。坚定三农定位,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投放小额农户贷款,将信贷资金投向大米、小麦、玉米、蔬菜大棚、家禽养殖等绿色农业的生产、种植、加工、销售环节。如该行于2019年累计向辖内路寨乡指挥寨村投放鹅苗养殖贷款100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该村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资金缺乏问题。截止2019年11月末,该行小额农户贷款9945户205849万元。同时,根据农产品生产经营周期的特点,推广研发“农贷通”“粮贷通”“农户经营贷”“一家亲贷款”等配套农户贷款品种,并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做到业务有章可循、程序规范科学、风险全面可控。
二是聚焦小微民营,推进“产业升级”。为着力解决当前县域产业经济基础薄弱问题,该行以原阳县所处的地里位置——郑新融合发展桥头堡优势和郑州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围绕食品加工、绿色板材、整体厨卫等新型环保产业,加大加快信贷投放力度。协调发改委、工商局等行政管理部门,获取全辖注册的企业和商户明细表,组织客户经理、骨干人员进行逐一拜访,上门营销。截止2019年11月末,小微民营企业贷款469户53290万元,较年初增加170户9789万元。同时,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客户获贷率,创新推出了“税金贷”“ 助力贷”“ 帐户通”等企业信用贷款产品,目前已发放“税金贷”10笔2075万元。
三是聚焦乡风文明,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组建19支宣传小分队,购置投影仪4台,携带宣传单、调查表等随身资料,走村入户开展信用户、信用村评定工作,推进农村诚信体系建设,向守信农户直接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让百姓的信用变价值,对信用差的则实行“黑名单”管理,进行失信惩戒。截止2019年11月末,已宣传400个村,收集并建档管理客户信息7365份,授信6921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16221万元。在信用评定过程中,积极开展宪法法律知识、金融基础知识宣传,提升农民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抗风险能力。
四是聚焦生活富裕,推进“返乡创业”。该行大力支持党员、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返乡创业,通过提供低利率的信贷资金、自媒体平台推送现代农业种植养殖技术、邀请农业专家对目标客户进行集中学习培训等方式,致力于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如辖内靳堂乡赵厂村农牧合作社的负责人吕荣辉,今年29岁,大学毕业后毅然回乡创业,借助现代先进农业理念,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带领村民们开展水果和蔬菜的现代化大棚种植,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共奔小康,该行已累计为其发放信贷资金200余万元。截止2019年11月末,该行已发放各类创业贷款3000余万元。
五是聚焦精准扶贫,推进“脱贫攻坚”。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作为“服务三农、改善民生”的本土银行,该行不断探索金融精准扶贫途径,创新推出“扶贫再贷款 农商行 扶贫企业(合作社) 贫困户”的金融扶贫新模式,并在新乡市范围进行推广。同时,组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研究脱贫攻坚对策,帮助农户制定“一户一策”脱贫计划,对有自主经营致富能力的贫困户做到“能贷尽贷、应贷尽贷”。截止2019年11月末,该行累计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2194笔53941万元,支持河南宏达木业、迪冠米业、维尼雅家具等18家重点扶贫企业做大做强,带动贫困户5299户20426人实现了脱贫致富。
六是聚焦普惠金融,推进“便民服务”。该行从缩短金融服务半径入手,大力推进网点转型,积极筹划开设普惠金融服务站、便民金融服务点等多种多样方式将便捷的金融服务送到百姓家中、送到百姓手中。截止2019年11月末,在全县范围布放自助设备45台、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 78台,助农取款点存量235户,pos特约商户319户,实现乡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同时,树立“互联网 ”思维,大力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二维码支付业务和金燕e购、金燕e付等网上商城业务,截止2019年11月末,已拓展网上银行4.49万户,手机银行7.31万户,扫码支付商户2772户。